繁星指数“微短剧+”创造消费新动能主题活动在保定举行

发布时间:2025-04-25 21:35点击:


4月23日,中国·保定“夏夜繁星”微短剧嘉年华启动仪式暨繁星指数“微短剧+”创造消费新动能主题活动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西安交通大学指导,中广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中国文促会影视委、保定市委宣传部主办。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副司长杨铮,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会长魏党军,保定市委副书记、市长闫继红,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成进,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磊等出席会议。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副司长杨铮在致辞中表示,保定作为经济重地,既承载着燕赵文化的厚重,又涌动着创新发展的活力,为微短剧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保定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区位优势,在微短剧融合创作上创新探索,必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输送更多文化力量和消费动能,期望保定提质增效发挥政策导向引力,集智聚力增强内容创新性,是融合探索增强市场影响力。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会长魏党军在致辞中表示,保定是本次活动的举办地,对“微短剧+”的价值求索与模式探寻,展现出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发扬深厚底蕴、追逐创新发展上的决心,由衷地期待本次活动保定在微短剧创新发展上取得更新的突破,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出新的力量。也期待保定进一步挖掘出、转化好文旅资源,打造出微短剧的保定IP,加快实现保定出圈和资源入圈。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成进在致辞中表示,微短剧不仅是文化传播的新载体,更是城市品牌塑造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西安交通大学将继续紧密围绕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和全球化发展三大战略,以“繁星指数”微短剧传播与应用测评体系为原点,以“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为突破口,进一步拓展包括元宇宙、沉浸式体验在内的文化新业态的研究与评价,推进文化驱动与产业驱动相结合。

“繁星指数”首期“微短剧+品牌”专项评测成果在会议现场发布。西安交通大学领军学者、中广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会长阚平教授现场发布“繁星指数·品牌微短剧案例”“繁星指数·品牌认同度提升案例”“繁星指数·文旅目的地品牌赋能案例”三项推荐案例。《夫妻的春节》《河豚小姐》《我在尔滨很嗨皮》等十部剧目获推“繁星指数·品牌微短剧案例”。《穿越后靠汤圆成太子妃》《诗酒风云之谁是真正的大师》等十部剧目获推“繁星指数·品牌认同度提升案例”。《家里家外》《遇见少林有功夫》等五部剧目获推“繁星指数·文旅目的地品牌赋能案例”。

活动现场,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汪文斌发布“繁星指数”阶段性洞察报告,从“短故事容纳大市场”“小体量赋能新消费”“小屏中迭代高品质”三方面深入剖析品牌微短剧的潜力。汪文斌院长指出,品牌微短剧精品创作持续涌现,跨界艺人接连出演,叙事元素不断丰富,题材更“现实”,内容也更有“品质”。未来,可以探索与播映平台消费生态进行进一步连接,让观众能够一键购买美食特产、景区门票等,打造新的消费场景。

继1.0版“微短剧+文旅”专项评测、2.0版“微短剧+品牌”专项评测及3.0版“微短剧产业引导与发展评价体系”,“繁星指数”在现场正式启动“微短剧编剧评测”“跟着微短剧来学法”专项评测、“跟着微短剧来科普”专项评测三项评测行动,为微短剧创作提供理论增量与实践指引。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兼新媒体委员会主任王冬梅;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成都传媒集团董事长,成都传媒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母涛;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汪文斌等共同出席启动仪式。

中国·保定“夏夜繁星”微短剧嘉年华正式启动。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副司长杨铮,保定市委副书记、市长闫继红,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成进,西安交通大学领军学者、中广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会长阚平,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磊等共同出席启动仪式,首届“夏夜繁星”微短剧嘉年华活动聚焦“微短剧里的乡村故事”,将于近期开通优秀作品征集通道。

活动现场,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专家组成员、“繁星指数”专家组组长陆先高,映宇宙集团副总裁、执行总编辑黄琴,芒果TV大芒计划工作室文旅短剧负责人李海珏分别围绕《“微短剧+”如何撬动增量价值?》《生态赋能与价值共生——微短剧创作的进阶之路》《何以赋能,定制短剧开启跨界合作新篇章》等进行分享。

本次活动是中国·保定“夏夜繁星”微短剧嘉年华启动仪式暨繁星指数“微短剧+”创造消费新动能主题活动的主体部分,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视听平台代表、微短剧制播机构代表、剧作主创及行业专家学者等500余人参与会议。

文字:金桐、袁晓倩

图片:李二庆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