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高峰论坛在西安召开,共商学科发展大计。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德教授做了题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的主旨讲话。
在讲话中李明德教授首先回顾了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发展历程,重申了校党委书记张迈曾“打好工字牌”的学科发展要求,并指出作为一门新兴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仍是基于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延伸与嫁接,只能培养单一型的编辑记者。因此,关注学科发展,明确培养定位,适应市场需求,培养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需要的泛媒体人才,即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乃当务之急。
基于学院发展历程与学科发展要求,李明德教授认为,人才培养的定位首先要适应融合化需求。他指出,新闻传播教育规模的扩张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性与跃进性,即“野蛮性生长”,因此专业设置应由大而全向少而精转变,课程设置由专业化向融合化转变。放眼国外,美国此专业形成了小众化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交大通过“1加3”模式,专注于培养兼具新媒体理论与技术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而各高校应借鉴国外经验,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在课程设置上,李明德教授提出要有技术偏向的课程设置模式,既懂技术、通传播。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与社会深度融合。基于此现状,西安交大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技术偏向的课程设置模式:既具工科特色,又注重改革创新,旨在培养“懂技术、通传播”的人才。媒体技术课占比上升,形成了与综合性通识课、新闻专业课各占三分之一的势态;注重学科交叉与强化技术训练,培养文理兼备的通才。此外,西安交大携手陕西省委网信办共建“陕西省网络舆情研究基地”,打造具有工科思维的研究范式。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李明德教授指出,网络与新媒体是个“年轻”的专业:师资队伍经验不足积累不厚是年轻的劣势,包袱少、适应快是年轻的优势。应扬长避短,从众多学科领域组建新型的、充满活力的师资团队;同时立足新闻传播学研究,以解决新闻传播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与落脚点。
最后,李明德院长认为高校应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机构合作,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培养服务社会的学生实践模式。他认为,在人才培养上,高校应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实践,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深度信息服务;与党和政府部门、媒体建立沟通机制,让高校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决策;高校应承担参与新闻舆论、网信干部培训的责任,为网络与新媒体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尤其应重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化教育,新闻学院曾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基层,投身田间地头,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播普及活动,增强了学生投身公共服务的使命感。
供稿: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