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和学校相关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弘扬西迁精神,人文学院联合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组织39名师生前往四川绵阳开展为期两天的“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第三期研修营活动,深入学习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了解中国核弹研发历史,学习“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引导广大师生坚持党的领导,增强理想信念,主动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创新港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开班仪式上,两弹一星干部学院黄毅主任介绍了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发展历史和教学成果,勉励学员认真学习“两弹一星”精神。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劲强调,“两弹一星”精神和西迁精神都属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都是共产党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参训师生应当将“两弹一星”精神和西迁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为创新港的发展贡献力量。
绵阳市委党校李建强在“两弹一星”精神教育专题讲座上生动细致地讲述了邓稼先一生的历程,并希望所有学员学习邓稼先,传承弘扬两弹精神,培养自身任劳任怨甘当无名英雄的爱国奉献精神、身先士卒奋斗不息的牺牲精神、艰苦奋斗勇挑重担的担当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谦虚严谨深入群众的优良作风。人文学院研究生会主席李苏吉在讲座上不禁热泪盈眶,既为其强大的智慧和创造力折服,又为其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品格泪目,“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邓先生依然强忍着病痛的折磨,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心系国家核事业的前景,以赤子之心写下殷殷叮咛。这次学习是一场精神的洗礼,英雄应该被铭记,浩然之气长存!”
“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中国核科学事业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人文学院教师前往故居瞻仰邓稼先先生铜像,并向铜像敬献花篮。社会学副教授程诚认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对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核事业研制工作人员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象征,从戈壁滩到“两弹城”,他们用双手创建了伟大的事业。艺术系石淑捷老师说:“随着对邓稼先事迹的了解和学习,我一次次地被震撼,一次次热泪盈眶。经过这次研修班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两弹一星’精神,绝不仅仅是爱国情怀,更是为了祖国的尊严和未来发展,实实在在的、伟大的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人文学院本科教务教师程星被邓稼先的家国情怀所感动。“邓稼先继承了父亲爱国奋斗的精神,那是一种榜样的力量,激励着他不畏艰难。‘我学成一定归来’,一句简单的话语,却是一个动人的承诺。20多年的默默奉献,让原子弹与氢弹爆炸时的光芒熠熠生辉。‘两弹一星’精神,是奉献,是传承,是热爱,是深情。”
在两弹城,师生观看话剧《国魂》,通过话剧这种艺术形式对中国核弹研发过程有了更为具象化的认识。通过两弹城现场教学和三防教育参观,师生对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历史进行了学习。红砖绿窗的上世纪建筑成为了凝固的历史,向今日的参观者讲述着那段光辉的奋斗历史。书法系教师李颖通过承载着峥嵘年代辉煌记忆的红砖房、防空洞及形形色色的实验设备,看到了一代科研探路人的精神风貌。“这里是见证中国人腰板真正硬起来的地方,正是有了前人的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我们今天才能在同一片土地上和乐地生活,和平的保障正基于鞠躬尽瘁的探索!”
在“不忘初心跟党走,两弹一星铸国魂——我们那些年”访谈活动上,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所长、原科技委主任、冲击物理与爆轰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俊祥向师生讲述了1958年开展核事业“草原会战”的故事。虽然生活条件艰苦,气候条件恶劣,但是他们靠着“越穷越要搞争气弹”这一强大的精神理念支撑,把中国核事业发展向前推进。当研究基地从青海转向四川,他们在山沟之中无私奉献二十多年,在邓稼先的带领下研制核弹小型化,终于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当年的亲历者赵符修向所有学员讲述了1966年10月参加两弹结合实验的经历,当回忆起共同奋斗的战友和因实验而写下的遗书内容,老人不仅哽咽落泪。在风沙和低温中,赵符修以一个革命者和军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身,使两弹结合实验的调试工作严谨细致,万无一失,“那时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完成好党和国家交给我的任务,我要不怕牺牲、精益求精地完成任务。”
通过访谈活动,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教师钱玉燕对他们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感悟颇深,“那种为了理想、为了国家不计个人名利的高尚情操真的让人感动又敬佩,希望自己能保持本心,坚守原则,做正确的事,做一个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人!”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师刘婵君深受先辈事迹的鼓舞,认为无论环境多艰苦,都应该精益求精地把工作做到最好,干惊天动地事,做默默无闻人,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才不负这个时代!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两院师生将在未来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传承西迁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承担起知识分子的时代责任,继续爱国奋斗、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