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梦真 新闻与新媒体学院
视野开阔,胸怀广远;立足理论,放眼前沿;道德中正,思路活泛;深潜学术,回归现实。尚美、崇真、笃学、敏行,可登高望远,俯瞰全局,关照万事众生,亦也可零落成泥,为一草一木牵动心弦,与它们共同呼吸——这是我理想中“新新人”的气质。在西安交大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学习的几年犹如涉水探花。三年前,我带着懵懂的期望与忐忑的热忱步入学院,三年后,对整个传播学科的认知渐趋明晰与丰满,对所爱所长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自省。站在传播学科门口,但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追随着远处的光芒,穿过幽暗的窄道,才豁然洞开,见到广阔深远的知识星空。与新媒体学院共同成长的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 ,翻阅记忆相册,有三个闪光的瞬间被脑海中的相机定格成了永恒。
第一个瞬间:选择
在志愿栏郑重写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长舒一口气,结束纠结的一瞬间才更确定自己心意的笃定。两年的学习时光过去,在大一学年结束时选择新媒体专业、选择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的瞬间依然历历在目。进入新的班级之后,才发现敢于成为文试专业“第一批吃螃蟹的”同学们,在极具个性的同时,也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极强的共性。大家是开拓者,勇于对于未知的知识边界开疆拓土;也是表达者,不吝于着展示自己态度与观点、课堂交流时从不乏态度鲜明的激扬文字。
课程设置上,大一时老师讲授的《传播学概论》,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宏观的理论构架;大二的《新媒体与社会变迁》,又给予了我们跨越不同地域、年代与文明的传播学视野。《新闻传播史》《新闻学概论》带领我们进入更广阔的知识领域里悠游;《数据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等课程,则教给我们更具体的探索传播世界的工具。《网路信息资源管理》《媒介经营与管理》《数字出版概论》等成为学科与行业链接的纽带,为我们展示了更为鲜活的内容,让所知所学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
此外,新媒体学院还致力于知识的嫁接与融合,不定期的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学者来院举办新新论坛,开阔了大家的视野、打开了新的思考维度。
蹒跚学步的我们,在学院老师悉心的培植下,终于也大致厘清理论发展脉络,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也能够在茫茫知识水域中扬起一叶小帆,独立航行。
第二个瞬间:实践
2018年9月的“思源活动中心”礼堂内,由交大学生电视台策划制作的2018军训营纪录片《你是我的独家记忆》收获了两千多名军训营员与教官的掌声与眼泪。这也是我把在课堂学到的知识融汇于学生电视台的工作、二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体验之一。
2018年6月,我竞选成为西交学生电视台台长,对能胜任职责的自信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专业背景的支撑。从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编,到具体的新媒体编辑与发布,课堂的理论知识支撑着课外的传媒社团的工作。老师在课堂上常常鞭策我们接触传媒行业的实践,而在学生电视台的工作正好为我们提供了新闻传媒学习的绝佳机会。实践中出现的困惑往往能被课堂的知识解答,日常的实操又赋予课堂知识以具体的形体与血肉。在学生电视台,无论是新闻稿件的写作、拍摄脚本的写作,还是新闻拍摄与专题栏目的制作,都能在课堂的知识储备中得到回溯。
在与学生电视台台员们一起策划制作的校园人物专访栏目“知交”的过程中,我更进一步理解了《新闻采访与写作》与《舆论学》的相关内容,在《新媒体营销与策划》的课堂上,老师也针对学生电视台的人物新闻栏目“知交”在制作与发布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中肯的改进建议;在《新媒体广告设计》的课堂展示中,我将假期里拍摄制作微电影广告作品《百分之百的幸福》作为作业展示,收获了老师的点评与鼓励;而在承担学生电视台常规的校园新闻拍摄工作时,不但运用了《新闻摄影》课堂上讲述的技术知识,也同样实践《新闻写作》《新闻评论》课的理论知识。
学与思、知与行,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课堂知识稳固理论根基,社团活动提供广阔平台,二者结合共同构筑构建我脑海中的新传大厦。
第三个瞬间:思考
李明德院长在学院成立时的寄语中写道,自己所做学术研究必须回应社会现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科交叉的魅力于我而言,也在于观察社会现实与回溯学科文本的结合。正值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学年初期,站在多种人生选择的岔路口,沉静的思考自己价值与责任所在、 寻找富有热情的方向并坚定追随,成为了我的期待。
求学之路上,有无数个瞬间重合堆叠,记忆中作为“新新人”的三个高光时刻格外闪耀。学院的氛围开放包容,鼓励我们既要勇敢探索世界,也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学问;激励在追梦之旅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