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视野下传播学国际交流合作的机遇与挑战——第二届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高端论坛在西安交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06-18 18:16点击:


6月18日,由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陕西高校新型智库“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办的“文明互鉴视野下传播学国际交流合作的机遇与挑战:第二届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高端论坛”在南洋国际交流中心举行。会议期间发布了《2021年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国际发表研究报告》,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并颁发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突出贡献奖”,并评选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优秀论文”。

此次论坛旨在响应国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号召,克服学科建设“内卷化”之弊病,秉持“文明互鉴”理念,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借鉴西方经验、方法和话语体系,同时加快中国理论研究“走出去”,实现学科的破圈与突围。

本次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高端论坛,来自北卡州立大学、香港城大、澳门科大、清华、复旦、浙大、中传、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电子科大、华科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云南大学、苏州大学等国内外四十余家单位的相关海内外学者、行业专家就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问题展开深入研讨。浙大传媒学院院长韦路教授、云大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教授、华中科大新闻学院陈先红教授、西大新闻学院院长马锋教授、电子科大公管学院副院长韩鸿教授、中传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副院长张艳秋教授、西安交大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德教授等人出席论坛。疫情期间,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超两百人参加会议。

在开幕式上,西安交大新媒体学院院长、陕西高校新型智库“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李明德发表致辞。李明德院长指出,本届国际发表高端论坛的预通知发出以后,出现了部分认为本次论坛主旨与强调学术自信、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破五唯”等观念相悖的质疑,这是对国际发表的误解,是对概念的混淆。对此,李明德院长进行了三点回应。第一,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是历史的必然。第二,立足现实为世界贡献中国学术智慧。第三,发表高品质论文成为自觉的追求。最后,李明德院长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随后,西安交大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副院长孙鹤立做评奖说明,并公布第二届中国新闻传播学国际发表优秀论文奖名单。韦路教授、廖圣清教授、陈先红教授、马锋教授、韩鸿教授为获奖者颁奖。

在开幕式的《2021年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国际发表研究报告》发布环节,西安交大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传播系主任吴锋教授以“内卷与破圈——中国传播学理论成果走出去的最新进展与热点议题”为题,介绍了内圈化危机与破圈之路、传播学最新国际发表格局、中国传播学国际发表议题、中国传播学国际发表的最新进展和问题,并就如何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与领导力进行深刻探讨。

在主旨会议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主旨演讲。

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做了《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理论支撑》的主题报告。韦路教授谈到国际发表的困境有四个方面,一是国际发表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顶级期刊数量少,研究主题扎堆、研究模式僵化、八股风严重、论文可读性差;二是国际发表贡献不足,主要表现在理论贡献不足、实践贡献不足;三是国际发表影响力不高,主要表现在被引量低;对其他学科、其他国家影响小;四是自主性不强,主要表现在我国主办的国际期刊少,评价体系落后,严重依赖国外评价体系。最后,韦路老师从强化问题意识,解决论文研究问题太琐碎的现象;聚焦理论创新、推动学科交叉、自主创办期刊、建构开放体系方面总结了新闻传播国际传播的出路。

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分会会长陈先红做了《坚持中西对话,构建中国学派》的主题报告。陈先红教授分享了国际发表的心得体会。一是from T to T,而不是from P to P。即不是拿西方理论在中国进行检验,而是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理论创新,再将理论成果进行国际学术对话。二是了解学术期刊定位,精准投稿。三是语言不是问题,观点才是关键。要破除语言的畏难情绪,关键是要有理论的创新。四是认真修改、反复修改、坚持修改。此外,陈先红教授强调,应该在学术社群的主体性建构、学术话语的自主性追求、学科建设的合法性争取、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平台搭建、学术思想的智库型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融合发展、跨界出圈,进一步促进中国新闻传播学术话语权的提升。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副院长张艳秋做了《国际传播研究中中国学者学术话语建构》的主题报告。张艳秋副院长谈到中国对外传播的困境,并对建设性新闻的内涵及中国对外传播实践的话语突破进行了深入阐释,她认为以“建构性新闻”来阐述中国对外传播的要点是规避和消解(西方)冲突性报道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刻板印象;将发展新闻与传播实践带入一个目的性明确、操作性强的新闻叙事范式。对于建构性新闻的国际发展图谱,张艳秋副院长认为一是要纠偏,二是要定论,三是要重塑。最后,张艳秋副院长从多个实际案例和媒体实践的角度阐释了建构性传播的有益探索。

上海交大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晓静做了《传播学国际发表分享与反思》的主题报告。李晓静副院长首先介绍了上海交大媒体与传播学院“文理交叉、产学协同、国际视野”的办学理念和学院国际发表总体情况。并对国际发表的三个关键点进行了总结,一是好的写作,即保证写作的简洁和清晰。二是好的设计,即选择最匹配的研究方法、确保数据质量、重视信度和效度。三是好的问题,要具有本土化视野,也要兼备国际化视野。

清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蒋俏蕾做了《新闻传播国际发表的思考与浅见》的主题报告。蒋俏蕾副教授具体阐释了新闻传播国际发表“何以可为?”的四个方面。一是学科交叉,媒介在其他学科研究中越来越重要。其他学科的学者已经意识到了重大议题中媒介呈现、建构的重要性,新闻传播学拥有了“出圈”的可能性。二是理论构建,如何平衡理论验证和理论建设的关系。一些新的议题不能再用传统的西方理论去阐释,需要运用中国智慧,制定中国方案。三是国际合作,从国际议题、比较研究、跨国合作等视角入手,开展国际合作。四是科教融合。要重视人才培养。年轻学者需要让他人听到自己声音,并讲好中国故事,建构好中国理论。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特聘教授贾鹤鹏做了《探索国际发表与传播学本土化理论建设》的主题报告。贾鹤鹏教授强调了社会科学领域开展本土化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并指出,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将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生动元素理论化、概念化来建立更加符合中国人行为特征的传播学理论体系。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防范自说自话的传播学本土化,要避免无视国际理论成果的盲目的描述性的而非基于实证数据的本土化理论工作,避免对“中国模式”的扩大化解读。他还对“中国抗疫精神的传播学解读”这一疫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SSCI《环境传播》副主编陈梁做了《编辑视角的SSCI论文写作、投稿与发表》的主题报告。基于《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的审稿经验,向大家介绍了论文写作、投稿与发表的过程,包括:研究前准备阶段,要确定研究领域与范围、关键词和期刊近期文章;研究与论文写作阶段,要确定文章结构、研究重点与组织、期刊格式;投稿与修改阶段,要确定刊物、类别与等级、同刊引用。为与会者进行SSCI论文写作与投稿工作提供了经验参考。

开科思大中华区域总经理胡启华做了《如何提升论文的影响力》的主题报告。胡启华总经理指出,随着中国在研究和发表论文中所占份额的增加,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让研究受到关注,从而使其产生最大的影响。由此,她强调了科研传播对于作者学术研究的关键作用,即以可视化手段提升学术研究影响力。拥有强大的研究推广策略的机构可能会给研究人员带来更高的认可,增加被引用和合作机会的可能性。

复旦大学、云南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廖圣清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他表示,各位发言人准备充分、言简意赅,从个人经验或集体视角出发,为学者们开展国际发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主旨报告有内容、有创新、有思想、有聚焦、有发散。本次论坛具备较高质量,达到了会议的基本目标,为提升中国新闻传播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参与力、影响力、领导力,打破国际偏见,积极参与构建国际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出更多中国的学术声音,推动文明互鉴视野下的传播学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与机会。

供稿: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 季英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