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指南
 
    1.新文科视域下慕课微专业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2.新形态数字化教材建设与实践模式研究
 
    3.中国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4.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与评价研究
 
    5.外语类专业教育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研究
 
    6.“一带一路”国别与区域研究课程设计、课程模式和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7.“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培养与课程建设研究
 
    8.大学外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9.大学外语教育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研究
 
    10.高校外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与培训模式研究
 
    11.智慧教学环境建设与外语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12.外语类专业一流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
 
    13.基于VETS实训平台探索1+X书证融通模式研究
 
    14.职业院校外语课程新课标指导下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模式研究
 
    15.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实践研究
 
    16.职业教育外语课程体系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
 
    17.国际传播能力培养要求下外语教材开发与有效使用研究
 
    课题申报者可参考研究方向自拟研究题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突出问题导向,表述规范、准确、简洁,一般不设副标题。
 
    二、项目申报
 
    本项目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中的合作项目。项目申报依托单位申报,我校限报5项。不受理个人或个人联名申报。
 
    (一)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人须具备下列条件:编制在我省高校、科研院所的在职人员;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博士学位。已承担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且未结项的不得申报。
 
    2.项目依托单位须符合以下条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
 
    3.各依托单位须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严格审核申报资格、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项目组的研究实力和相关条件等,并签署明确意见。
 
    (二)申报资料
 
    申报项目须按照要求如实填写《申报书》(一式两份)、《论证活页》(一式五份)及汇总表,电子版《项目申报书》(Word版)、《论证活页》(Word版)及汇总表(Excel版)一并报送。
 
    三、项目立项
 
    本项目由省社科联和外研社组织相关专家组成评审组进行立项评审。评审采用匿名方式,主要考察项目综合研究能力,包括项目团队研究人员组成、项目设计、研究方法、预期目标、相关成果等,择优确定。评审结果按规定程序审批后,由省社科联下发立项通知并颁发《立项证书》。
 
    四、项目经费
 
    本项目拟立项40项,每项资助经费1-2万元;资助经费由省社科联在项目立项后一次性拨付至项目依托单位账户。
 
    五、项目结项
 
    (一)本研究项目周期为:自立项结果发布之日起一年。项目结项需书面提交3-5万字的项目研究报告及2000字左右的研究成果摘要;电子版同时报送。
 
    (二)省社科联、外研社共同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项目结项成果评审,项目评审合格后,按照相关程序办理结项手续。
 
    六、成果使用
 
    省社科联、外研社对成果拥有所有权、使用权。项目组成员拥有项目成果的署名权。项目组在公开发表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学术成果时,应注明本课题立项名称及项目编号等信息。
 
    七、有关要求
 
    (一)申报项目时要如实填写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二)省社科联、外研社根据需要参与相关项目研究工作,及时提出研究需求,并进行中期检查及督导项目进度与质量。
 
    (三)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获准立项的《申报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除特殊情况外,最终研究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发表),出版(发表)时需注明系“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字样,未经省社科联、外研社同意,项目组及成员不得对外发布研究成果。
 
    (四)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予以撤销:
 
    1.项目研究成果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2.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
 
    3.研究成果与批准立项的项目研究设计明显不符;
 
    4.结项成果首次鉴定为不合格,经修改后二次鉴定仍不合格。
 
    被撤销项目的负责人3年内不得申请省社科联研究项目,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并从省社科联专家库中剔除。
 
    (五)请认真组织课题申报工作,于5月23日统一提交《项目申报书》2份、《论证活页》5份和《申报汇总表》1份,电子版《项目申报书》(Word版)、《论证活页》(Word版)及汇总表(Excel版)发送至联系邮箱。逾期不予受理。
 
    联 系 人:李媛媛
 
    联系电话:82663889
 
    联系邮箱:lyy9555@xjtu.edu.cn
 
    
 
    新闻与新媒体学院
 
    2022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