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人永远有着一颗鲜活的心,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热情与好奇”,这句话便是崇实书院“百人明星·宣传之星”辛卓育的最佳写照。
2017年,辛卓育进入西安交通大学文科试验班,2018年分流至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曾担任班长、崇实书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等,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新媒体X工作室技术总监。她曾获得校“新干新秀班优秀学员”“社会活动积极分子”“优秀学生”“新闻宣传优秀学生”等称号,获得第十八届“腾飞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网易青媒计划高校新媒体运营优秀班长等荣誉。
(为武术协会太极部拍摄快闪纪录片)
边走边学边悟
“我小时候喜欢写东西,曾经在家乡的晚报社当‘小记者’。初中时我开始爱上了拍照,缠着父母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相机,其实那时候我还不懂什么是摄影,也不懂那些复杂的功能,只是简单地用它来记录生活。”辛卓育为自己能够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感到幸运,“我喜欢新媒体,因为它永远充满新鲜感,可以满足我强烈的好奇心,满足我探索的欲望。”
她从通讯社宣传部的小干事做起,尝试着撰写新闻稿件,进行推送排版和公众号运营,一点点地接触新媒体,再到逐渐深入了解新闻摄影与后期、视频制作剪辑、晚会直播等复杂的操作。她跟着社团的前辈在一场场拍摄和直播中学习使用设备、视频剪辑、写策划、写脚本、推拉流……背着几公斤重的相机包和三脚架在炎炎烈日下拍摄。晚会的排练和正式直播经常要连续拍摄三四个小时,拍摄好的视频素材往往要剪辑到凌晨……在投入与学习的同时,她的那份热爱也逐渐升华。
在如今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网络媒体带给人们无限的学习和发展空间,辛卓育选择投身移动新媒体领域,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从小的兴趣爱好和经历带给我的好处就是保持热情,只要有了那份热爱,所有的都可以边走边学。”
(2019迎新晚会排练中操作摇臂)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
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更多是理论性质层面上的新闻与传播,而刚进行业务实践的时候,辛卓育对接下来要运营管理的新媒体平台生态其实并不是很了解,对专业的视频制作、直播导播技术也没有完整的认知。“我的内心其实有些落差,在课堂上学习的新媒体在我心里形成了一个价值观,老师教我们新闻写作、传播理论等知识,可当我接触到实践的时候,发现这好像不太一样。”
于是,课堂上她积极向老师请来的媒体人请教经验,课外她参加网易青媒计划高校训练营,全国高校新媒体高峰论坛等,跟随三秦学生记者团采访并撰写稿件,组织暑期实践团队赴上海调研高校新媒体现状,在互联网媒体企业实习……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在不断变动的媒体实践环境中,她渐渐认识到,正如新闻先驱邹韬奋所说的那句“理论是实践的眼睛”,新闻理想是新媒体人的基本底色,而业务磨练只是实践中形成的外壳。
她用地理知识中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形容自己的经历,“我还记得下面是阔叶林,上面是针叶林,所有的这些灌木丛、草甸、苔原,它们不会是突然出现的,都是有过渡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活出自己的样子。”走在前沿的新媒体人仍然需要掌握最基本的媒体素养,需要思考和沉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诚地去梦想,去直面生命中的每一场艳阳和暴雨,在新闻实践的路上寻找自己的星辰大海。
(崇实书院“百人明星”决赛答辩现场)
人生 永不设限
“新媒体的魅力在于能够挖掘出许多种表达的可能性,而新媒体人的成长,也是一个不断寻找兴趣点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永远不要给自己设限,要知道,人生是没有上限的。”
如今,辛卓育负责着西安交通大学官方新媒体账号的内容生产、运营管理以及校内活动、会议的新闻摄影工作,她参与了交大毕业生晚会、迎新晚会、创新港进驻仪式、同上一堂课、陶文铨院士战“疫”成长课等多场直播工作,参与策划、拍摄、剪辑了20余个视频,其中包括崇实书院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快闪《我和我的祖国》, “共青团中央”和十几所高校联合投稿的《触摸天空》《江山行歌》等,单支视频最高播放量达到124万。
在大大小小的会议、晚会、比赛中,经常能看到辛卓育扛着相机奔跑的身影,而她没有停下脚步,仍然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继续学习、不断探索,守在交大对外宣传的窗口,用镜头记录交大历史、讲述交大故事、传播交大声音。听起来她似乎做了很多,但对她来说,她坚持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记录与传播。